2018年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8年11月13日

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《认识周长》教案设计

【教学目标】

知识与技能:

1、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、掌握周长的概念。

2、通过观察、操作、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,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周长究竟是什么,并会指出、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。

过程与方法:

1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。

2、在学习活动中,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,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。

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

1、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、大胆猜想,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。

2、在学习和活动中,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,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。

【教学重点】

理解周长的意义,会测量各种物体和图形的周长。

【教学难点】

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。

【教学准备】

课件、直尺、学具袋(三角形、五角星形、圆形钟面各一个一条棉线、一根软尺)、彩色笔等

【教学过程】

激发兴趣,引入新课

同学们,你们看,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什么呢?大家听说过周长吗?你能不能说一说什么是周长?

 

一、对比观察,初步感知周长。

师:老师带大家来参加昆虫运动会啦。昆虫们想邀请大家做裁判,你们愿意吗?

这场比赛是四只小昆虫围着树叶跑一周。看看他们跑对了吗?

四只小昆虫,毛毛虫没跑够一周,小蜜蜂跑得超过一周,七星瓢虫没有沿着边线跑(板书:边线)所以都跑错了。

最后小蚂蚁跑对了吗?小蚂蚁是怎么跑的?

像小蚂蚁这样,围着树叶的边线跑了一周的长度,就是树叶的周长。(板书:一周)也可以说树叶一周的长度,叫做树叶的周长。(板书:树叶一周的长度,叫做它的周长。)(演示把树叶的边线拉直)(板书:长度)

生齐读:树叶一周的长度,叫做它的周长。

 

二、尝试操作,理解周长。

在我们身边,你能找出哪些周长?(在教室内找)

师:除了树叶有周长,我们的数学书的封面也有周长。谁来指一指?边指边说一说,你从哪里作为起点,从哪到哪?

我换个起点可以吗?请同学来换一个起点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周长。

师:那是不是哪里作为起点都可以呢?(师指封面中间:这里作为起点可以吗?)不可以。

也就是说起点应该在什么位置上?引导学生说出起点应该要在数学书封面的边线上。

归纳并板书: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,就是它的周长。

师:数学书封面的一周到底有多长呢?老师进行了测量。了解80厘米表示的是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。

 

三、归纳总结,完善概念。

(出示五角星、三角形、角、圆形图)同学们,哪些图形有周长?

让学生知道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,引出周长的概念并板书“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,是它的周长”。

 

四、合作探究,探求周长

你们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吗?

生说完后要求小组内一齐合作,在老师准备的学具袋里选择适当的工具,把这三种图形的周长求出来。(出示小组合作要求。)

 

  

 

 

   

  

需要工具

 

 

 

测量方法

 

 

 

   长(得数保留整厘米数)

 

 

 

 

 

欧敏红老师组织学生汇报方法和得到的数据,说明误差

 

五、巩固练习,深化认识

 

在同学们不懈的努力下,我们终于认识了周长。下面我们一起比一比,看谁是闯关小能手,对自己有信心吗?

第一关:

 

第二关:

课本P84第2题,学生说出算法。

第三关:

 

 

六、总结应用,课后巩固

小朋友们,其实这个周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应用。举例子说明

 

七、课外作业:应用今天所学知识与方法,回家给爸爸或者妈妈量一量头围、胸围和腰围。